电博士“动态”捕捉雷电1年省3000万联合国点赞

 提示:点击图片可以放大
来源:智能网关    发布时间:2024-06-07 02:09:35

  最近几年,雷暴天气似乎越来越常见了。全国各地、放眼世界,雷暴天气的新闻都不少见。

  据统计,近十年全球雷电活动增加12%。预计到本世纪末,雷电活动将增加50%。

  作为我国十大自然灾害之一,雷电平均每年引发事故3000余起。雷击也给电网稳定运行带来隐患和威胁。

  防止“雷公电母”的伤害,传统手段大多是安装避雷针和避雷器。但随着经济发展,电网规模增大,相应的防雷装置数量也会成比例增加。

  传统模式,费钱又占地,怎样多快好省地防雷?江苏苏州供电公司的“电博士”们开动“最强大脑”,拿出了一张动态方案。

  传统防雷手段其实是一种静态防雷,它采取的是“堵”的思路,即在雷电发生时力图保护每一个设备;而动态防雷则偏向于疏,即通过构建一种主动型系统级的防雷模式,保障雷暴天气下各行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
  把目光聚焦于天上的雷电,而不是聚焦每一个设备做防雷,用1套探测器和1套系统,就可以实现1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雷电监测,保护范围覆盖1000平方公里以上。

  通过信息化集成和智能控制管理系统来减少相关成本投入,首创了基于“跟踪、预测、控制”的动态防雷体系,能够提前预警雷击危害,超前实施预控。同时围绕“碳达峰、碳中和”目标,将风电、光伏等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调控引入动态防雷系统,助力清洁能源消纳。

  由于雷电活动在多领域具有危害性,项目致力于将高精度雷电预警控制技术进行全行业推广应用。该系统具有硬件设备少、投入低、兼容性强等特点,并可依据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。

  看效率——能够更好的降低80%以上的雷击停电事故,还可以在将来完全避免雷击停电。

  看成本——以苏州为例,只需要投入一百余万元,就可以每年避免雷击停电损失3000余万元,并可节约大量土地资源和设备维护费用。

  看应用——在交通领域,通过雷电预测辅助车辆智慧调度;在石化领域,智能预警雷暴天气下的仓储风险;在户外作业领域,通过与无人机引雷相结合,可以轻松又有效地解决海上钻井平台的雷电防护问题。

  动态防雷技术获得了国际防雷科学委员会、美国国际雷电研究中心等多个权威组织的充分认可,被认为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、适应未来发展趋势的防雷解决方案。

  这个青年团队还主导了世界首个“动态防雷”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,中国工程院潘垣院士对研究成果给予了“国际领先”的高度评价。